針對熱源氣體、煤氣發生爐的供熱場合,研究人員對此裝置進行了結構改進。該裝置由進燃氣筒體外焊接的進料螺旋葉片和進料罩上的套筒組成,進燃氣筒體通過連接支撐裝置傳遞烘干機動力,使螺旋葉片旋轉,從而實現喂料過程。其關鍵點在于同時給烘干機輸送熱源氣體,物料直接與螺旋筒體接觸,吸收熱能,增強烘干效果。
烘干機產量取決于喂料裝置的輸送量,該裝置的輸送量要根據烘干機臺時來設計,并留有20%的余量。其輸送量與螺旋葉片的軸向投影面積、輸送速度、料槽的充填系數有著密切關系。
該裝置對
煤泥烘干機熱源氣體的進入幾乎無阻尼作用,因此可減少烘干系統壓頭損失,減小引風機功率無效損耗,進而給烘干系統提供更大的風量和熱源,利于提高烘干機臺時;通過該裝置的物料分散性較好,并且可對物料起到均勻預熱作用,并可起到均勻喂料的效果,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計量裝置的功效,對于穩定烘干機臺時有較大益處;該進料裝置適用于處理含水高、粒度細、黏度大的物料,如煤泥、浮選精煤,同樣適用于高溫物料,具有結構緊湊,制作簡單,無需外加動力配置的優點。
現在大部分烘干機在進料裝置上都采用下料溜子,一般都安裝在沸騰爐出風口中間位置,其見火部位很容易被燒壞,頻繁更換,增加沸騰爐的停機次數,導致烘干機運轉率下降,并且對熱氣體有較大阻礙作用,降低了烘干熱效率。
下料溜子對于順流烘干工藝來說,可直接見火,流動性好的物料勉強可使用,但對于流動性差的物料弊病就較多。為此研究人員根據物料性質及烘干工藝的要求,設計了一種結構簡單、進料連續性好、成本較低、無需外加動力的進料裝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