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褐煤烘干機的熱交換效率可從優化設備結構、控制工藝參數、改善物料特性及加強密封保溫等方面入手,以下是具體措施:
優化烘干機內部結構:
合理設計揚料板:在烘干機滾筒內部安裝特殊的導揚料系統或揚料板,將褐煤不斷攪拌、打散,增大褐煤與熱風的接觸面積,提高熱傳遞效率。
改進滾筒內部結構:選用最合理的滾筒內部結構和轉動速度,使物料在烘干機內部布料均勻,減少熱損失。例如,安裝鏈條等裝置,隨時擊打正在烘干中的褐煤,防止其結塊。
控制工藝參數:
合理控制溫度:保持筒體內的溫度穩定,忽高忽低的溫度會使物料含水分不均。溫度穩定要求烘干機筒體具有可靠的密封和保溫措施,同時還要有運行順暢的引風裝置,確保熱空氣在烘干機內部均勻分布。
調整風量和風速:適當的風量和風速可以確保熱空氣與褐煤充分接觸,提高熱交換效率。根據烘干機的實際情況和褐煤的初始含水率,調整風量和風速以達到最佳的烘干效果。
改善物料特性:
控制物料粒度:褐煤的粒度對烘干效率有直接影響。顆粒過大,需要更多的熱量和時間來烘干,且內部水分傳遞至表面較慢,不利于蒸發。因此,應將褐煤破碎至適當粒度,減少水分傳遞的過程。但粉末狀褐煤容易結團成板變硬,烘干時也不容易烘干,所以需在烘干機滾筒內部裝載可以打散物料結團的裝置。
降低物料初始含水率:在上料前對褐煤進行適當的脫水處理,降低其含水率,有助于減少烘干時間和提高烘干效率。
加強密封和保溫:
提高烘干機密封性:烘干機密封的目的是在風機的作用下讓外面進來的新鮮冷空氣,經過加熱器熱交換變成熱空氣,再全部進入滾筒將含有水分的褐煤加熱,并逐步將褐煤中水分蒸發并排出機體。如果密封不嚴,不但有部分冷空氣直接漏進滾筒,且熱空氣也有相當大部分不經過褐煤而直接排出烘干機,會造成熱能浪費。
增強筒體保溫性能:部分用戶在購買煤炭烘干機時,沒有注意對筒體材料性能的嚴格控制,使得煤炭烘干機筒體保溫性能差,容易通過筒體造成嚴重的熱損失,影響烘干效率。因此,應選用耐高溫、耐腐蝕、耐磨且保溫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烘干機筒體。